×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 ...
People also ask
国家级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门类,其中五个门类的名称在2008年有所调整,并沿用至今。 十大门类分别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每个代表性项目都有一个专属的项目编号。
国务院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将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大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名录予以保护。 国家级名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十大门类: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
中国申报的端午节、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中国雕版印刷技艺等22个项目在会上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等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ug 24, 2022 ·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司长王晨阳表示,截至目前,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万余 ...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和最宝贵的共同财富,承载着人类的智慧、人类历史的文明与辉煌。
Feb 29, 2024 · 据统计,中国目前已经有10万余项代表性非遗,400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其中更是包含了许多享誉世界的文化瑰宝,比如京剧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2005年订定《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6年正式发布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划分为十大类: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以及民俗。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旨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展示、传播中国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知识,展示我国深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May 24, 2021 ·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 一、民间文学(共计12项) · 二、传统音乐(共计19项) · 三、传统舞蹈(共计13项) · 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