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 · 作者. (英)史蒂文·蒂耶斯德尔 · 译者. 张玫英,董卫 ·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年4月1日 · 页数. 228 页 · 开本. 16 开.
历史街区复兴 from m.douban.com
《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试图通过对一系列历史街区振兴案例的分析,将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予以综合考虑。本书所研究的对象是历史街区,即那种在一个相对有限的范围内集中 ...
Jun 11, 2020 · 然而历史街区原有的功能正在逐步衰减,甚至从城市肌理中消失。因此历史街区需要具有一些有用的城市功能,而不是仅仅那种脆弱或几乎荒芜的空间载体,比如在 ...
本书所研究的对象是历史街区,即那种在一个相对有限的范围内集中了相当多的历史建筑的地区,以及以场所和地区为指向的各种城市设计与规划方法。许多城市都有以浓郁历史文化 ...
昙华林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源自民间发起的文物保护情怀,政府紧跟规划并进行基础设施改造,接着是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如果单纯从形式和步骤上看,这与全国众多的历史街区似乎 ...
本书通过对一系列历史街区振兴案例的分析,将城市设计与城市更新予以综合考虑。所研究的对象是历史街区,即那种在一个相对有限的范围内集中了相当多的历史建筑的地区, ...
Jul 20, 2021 · 城市复兴的范型是从成功的城市复兴案例及既有理论中总结的典型成功路径。城市复兴可分为物质、经济、社会三个层面[2],其中,物质复兴对应物理空间,.
本期《特别策划》讨论历史街区复兴这一话题,希望直面现实和问题。什么是街区? 谁的街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街区?什么是历史街区?如何保护、改造与发展历史街区?
摘要: 目前国内历史街区在旅游开发上存在模式雷同、体验质量相似等问题, 从旅游体验视. 角探讨了历史街区旅游复兴的新思路, 分析了历史街区旅游体验要素, 提出包含审美怀旧 ...
在历史街区保护较为成熟的国家中,日本因为在历史上受中国文化影响,历史街区建筑与中国相近,物质环境保护方面遇到的问题与中国相仿,他们的经验可资借鉴。 1975年,日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