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礼郎,唐代官名,即治礼郎。唐高宗名治。因而改称奉礼郎。唐永徽(高宗年号)以后,唐人述永徽以前事,既不能用新名,又不能写“治”字,乃改“治”为“理”,《通典》即其例。
奉礼郎 from www.baike.com
掌朝会、祭祀时君臣版位的次序及赞导跪拜礼仪,隶太常寺。唐高宗时因避讳改名奉礼郎。诗人李贺曾做过3年奉礼郎,故世称“李奉礼”。 宋朝时初为寄禄官,神宗元丰改制后,复为 ...
原名治礼郎。唐高宗李治即位后改称。唐人所撰书,述北齐及隋事,均改作奉礼。《通典》述前代治礼郎,均改作理礼郎。元马端监撰《文献通考》亦从之作“理”。唐、宋均属太常寺 ...
奉禮郎,唐代官名,屬太常寺。原名治禮郎,唐高宗李治即位後為避諱而改稱。唐人所撰書,述北齊及隋事,均改作奉禮。《通典》述前代治禮郎,均改作理禮郎。
Aug 27, 2020 · 继而,又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幕僚,接着被授予奉礼郎,后兼任东台详正学士。两年后,他再次罢官。咸亨元年(670年)4月,骆宾王一腔热血,志在沙场上报效 ...
官名。掌管朝会、祭祀之礼。汉朝设理礼郎,属大鸿胪,晋改属大行令。北齐始称奉礼郎。唐初称理礼郎,后改称奉礼郎,属太常寺。《新唐书·百官三·太常寺》:“奉礼郎二人,从 ...
寫法 编辑 · 规范字(简化字):奉礼郎(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 傳統字:[[]](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 国字标准字体:[[]](台湾): 香港标准字形 ...
Nov 2, 2020 · 思理往事,凡与贺话言嬉游,一处所,一物候,一日夕,一觞一饭,显显焉无有忘弃者,不觉出涕。贺复无家室子弟,得以给养恤问,常恨想其人、咏其言止矣。子 ...
奉礼郎(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 傳統字:[[]](中國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 國字標準字體:[[]](臺灣): 香港標準字形:[[]](香港、澳門). 讀音 編輯. 更多 ...
Dec 4, 2008 · “离现实很远,而离心灵很近”,这就是诗。最喜其中《与李贺共饮》,用典故颇多,在反复吟咏中,寂寥的心,几近与诗人耳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