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存天理、灭人欲是宋代著名儒者程颢、程颐提出的道德修养目标。 宋明理学中的天理、人欲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天理是客观规律,人欲则是无视规律的任意妄为。 第二层:有意识地遵循客观规律,把生命之意义拓展于更广大时空,是为天理;欲望不受理性支配,为外物所牵役,把生命封闭于狭囿时空,是为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是宋明理学的观点。其释义、适用对象、意义是否正面俱有争论。 目录. 1 来源; 2 辨析. 2.1 释义; 2.2 适用对象. 3 现代争论; 4 参考. 来源 编辑.
Nov 15, 2019 · 整个两宋儒学,特别是程朱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更是强调了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这原本是在当时时代的背景下所提出的哲学主张,却在如今的时代造成 ...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之一,但这句名言并非由朱熹发明。
Jan 19, 2010 · 朱熹认为,自然健康而情操高尚的生活,是天之理,因为人必须要吃饭才能活下去,必须有夫妻之事才能繁衍后代,而吃饭只要健康卫生即可,一夫一妻也更利于 ...
May 19, 2019 · 存天理,灭人欲”是朱熹的名言,也是一句饱受后人断章取义之苦的名言。这句话的本意是“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 现在以德报怨被当成不记别人 ...
摘要]民国时期,对于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既有批评者,也有辨护者。胡适批评朱熹的理欲论,认为朱熹. 把“天理”与“人欲”对立起来,“绝对的推崇理性而排斥情欲”, ...
Apr 5, 2021 · 儒家与古希腊哲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对知识的渴望,最后都不是为了求知本身,而是为了认识天理。天理只有一个,孔子说过:“吾道一以贯之。”千言万语的道理 ...
Apr 3, 2020 · 其二,朱熹认为,“存天理,灭人欲”首先在于“即物而穷其理”“格物致知”,然后“为善以去恶”,从而“克尽己私,复还天理”;与此不同,王阳明反对朱熹所谓“即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