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言”与“养气”的关系,孟子虽然没有直接的说明,但是对原文细加咀嚼,就可以体会到“知言”植根于“养气”。人的道德修养、思想认识提高了,自然会加强辨别语言文辞是非美丑的 ...
察知各种言辞的真意,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源自《孟子》思想。“知言”指能够判断各种言辞的真伪、是非、善恶,积累真知;“养气”主要指涵养个人心性与正气。孟子(前372?—前 ...
Jul 13, 2012 · 然则孟子在谈论养气时,是把它和“知言”放在一起说的。“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这被称为孟子的“知言养气”说。乍看上去,知言是 ...
Mar 14, 2020 · “知言”的目的就是为了辩志和养心,因为不正当的言论反过来会迷惑、伤害其心,所谓“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
知言养气说就是知言说和养气说。出自于《孟子。公孙丑上》。
《四書遇》云:「養氣非求之於氣, 知言非求之於言。養. 氣者養心,知言者知心,此孟子之得於心者也。告子不得而勿求,兩不得處,. 其心早已動矣。告子只論式不求.孟子只論得 ...
摘要《孟子》第二章〈知言養氣〉章受歷代學者高度重視,其中「知言」和「養氣」是該章的兩個重要概念,筆者收集相關的研究論文後,針對夏世華、陳立鑲、王慧茹先生的三 ...
在孟子"知言养气"说中,"知言"与"养气"二者是互为前提、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辩证统一在一起的,它们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文本接受思想,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留下了深刻的 ...
关于“知言”与“养气”的关系,孟子虽然没有明说,但如果细察《孟子》原文,便可发现:“知言养气,虽是两事,其实相关,正如致知、格物、正心、诚意之类。若知言,便见得是非 ...
首先﹐在〈知言養氣章〉中﹐孟子批評告子的修養功夫說﹕「不得於心﹐勿求於氣﹔可」 即表示他認同告子關於「心」與「氣」這一面的修養功夫﹐而這種「氣」就是春秋戰國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