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SI模型有7层结构,每层都可以有几个子层。 OSI的7层从上到下分别是7 应用层 6 表示层 5 会话层4 传输层 3 网络层2 数据链路层 1 物理层 ;其中高层(即7、6、5、4层)定义了应用程序的功能,下面3层(即3、2、1层)主要面向通过网络的端到端的数据流。
Jun 25, 2019
Feb 2, 2021 · 本文讲的是开放网络互联(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模型以及网络体系结构中的七个层次。 OSI 模型是一个描述网络功能的概念框架。
No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for this page. · Learn why
该模型将通信系统中的数据流划分为七个层,从分布式应用程序数据的最高层表示到跨通信介质传输数据的物理实现。 每个中间层为其上一层提供功能,其自身功能则由其下一层提供。 功能的类别通过标准的通信协议在软件中实现。 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的开发始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用以支持各种计算机联网方法的出现。
Apr 11, 2018 · 这样所有公司都有相同的规范,就能互联了。 OSI定义了网络互连的七层框架(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即ISO开放互 ...
开放式系统互联(OSI) 模型的各层跨软件和硬件组件封装每种类型的网络通信。该模型旨在允许两个独立系统通过基于当前操作层的标准化接口或协议进行通信。
OSI参考模型是具有7个层次的框架,自底向上的7个层次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该模型将通信系统中的数据流划分为七个层,从分布式应用程序数据的最高层表示到跨通信介质传输数据的物理实现。 每个中间层为其上一层提供功能,其自身功能则由其下一层提供。 功能的类别通过标准的通信协议在软件中实现。 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的开发始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用以支持各种计算机联网方法的出现。
模型把网络通信的工作分为7层。1至4层被认为是低层,这些层与数据移动密切相关。5至7层是高层,包含应用程序级的数据。每一层负责一项具体的工作,然后把数据传送到下一层 ...
People also ask